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第一塊敲門磚
時間:2025-08-04 14:00:01
前陣子有個做外貿的朋友跟我吐槽:"老李啊,現在客戶都精得很,見面第一句話就問'你們官網呢?',我遞名片人家直接掃二維碼,結果跳出來個五年前做的辣眼睛頁面..."這話讓我想起十年前第一次幫客戶做網站時,那會兒大家還覺得"有個網頁就不錯了",現在可完全不是這么回事了。
說真的,現在要還有人把公司網站當成電子版宣傳冊,那真是輸在起跑線上了。去年幫某制造業客戶改版,他們把"在線報價系統"嵌進官網后,三個月內詢盤量直接翻倍。這讓我想起個有意思的現象——現在連街邊奶茶店都懂得在官網放"加盟計算器"了。
建站這事兒吧,就像裝修實體門店。有些人非要把首頁做成PPT大雜燴,產品圖、老板致辭、發展歷程全堆在首屏,活像把收銀臺、操作間、倉庫全塞進店鋪門臉。有個做農產品批發的客戶就吃過虧,他那個自動播放企業宣傳片的首頁,讓用手機詢價的客戶流量直接流失了60%。
1. "模板改改就能用" 有次去參觀朋友的新辦公室,他得意地給我看花800塊買的模板網站。結果點開"最新案例"欄目,里面赫然寫著"此處添加案例描述"...這種套模板不填內容的操作,簡直像租了商鋪卻掛著"本店裝修中"的牌子做生意。
2. "功能越多越厲害" 見過最夸張的官網,首頁同時掛著直播入口、VR展廳、在線商城、社區論壇,加載速度慢得像撥號上網。其實就像餐廳菜單,不是菜品越多越好,把招牌菜做好才是正經。
3. "做一次管五年" 這年頭連手機APP都每周更新,有些企業官網還保持著Windows XP時代的審美。有個做家居定制的客戶,官網風格停留在2010年,結果年輕客戶私下吐槽"這復古風怕是老板女兒設計的"。
去年幫某文創團隊做網站時,我們折騰出個"三層漏斗"結構: - 第一層放能15秒說清核心優勢的短視頻 - 第二層設置"立即獲取方案"的浮動按鈕 - 第三層才是詳細的產品分類
效果出奇地好。他們的運營總監后來跟我說,轉化率比原來提升了3倍不止。這里有個血淚教訓——千萬別在移動端隱藏聯系電話,有次測試發現,把客服電話從二級頁面挪到首頁右上角,電話咨詢量當天就漲了40%。
說到移動端,現在還有人覺得"電腦版做好就行",這簡直像只準備正裝卻要參加沙灘派對。上周看到組數據挺嚇人:某B2B企業78%的流量來自手機端,但他們官網的移動適配做得像被門夾過的三明治。
最近接觸的幾個案例特別有意思: - 有家律所把AI咨詢機器人嵌在官網,自動過濾掉30%的無效咨詢 - 某教育機構在官網加入AR試聽功能,報名轉化率提升25% - 更不用說現在流行的"漸進式網頁應用",讓官網能像APP一樣發送推送通知
不過話說回來,技術再花哨也得回歸本質。就像我常跟客戶說的,好的企業官網應該像便利店——找東西不超過3次點擊,關鍵信息像貨架上的礦泉水一樣唾手可得。
(寫完這段突然想起,該提醒那個外貿朋友把網站語言切換按鈕從底部挪到頂部了...)
微信掃碼咨詢